人雖在國外,心裏面却在關注台灣的假橄欖油問題。查閱了很多的資料,思考了很多的問題。最後的結論還是那一句老話,”自求多福”。下面相片中有三瓶從美國超市買來的食用油,左邊的是蔬菜油 (大豆油),中間的是淡橄欖油,右邊的是葡萄籽油。從成份標示中,至少我們知道這些油的大概組成。除此之外,我們也無法用簡易的方法去辨識。就算你能用高科技儀器去做分析,所花費的分析費用和時間也是不成比例的。對一般人來說,眼見為憑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似乎是惟一的選擇。根據外電的報導,由歐洲出口到美國的橄欖油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摻雜其他便宜食用油的調和油。包括義大利,西班牙都曾經有生意人因為調製和販賣這類調和的橄欖油而被罰或被關的新聞報導。所以,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買到高價的調和橄欖油的機率還是很高的。如果不幸買到摻雜便宜棉籽油的高價調和橄欖油,則是傷了荷包又賠上身體的健康。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