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今周刊,登載了有關魚類資源問題的報導。文章內容對比了台灣目前的漁業現狀和阿拉斯加成功的漁業資源管理經驗。其實全球人口的增長和人類無止盡的嗜吃海鮮,才是魚類消失的主因。有遠見的學者,專家,團體,和政府老早已經推動具體的政策和作法來保障漁業資源的永續供應。企業界則往往是被動配合來確保其商業利益。消費者除了可以透過個人的消費行為來影響企業界的經營方向,更可以經由教育下一代來提倡更環保的消費以確保永續的漁業資源管理。目前超市販賣的魚類產品,有些已經有所謂的認証標章標示在產品的包裝上來讓消費者選擇採購。附圖是一包從超市買回來的野生的干貝。包裝上也印上MSC的標章,表示這產品是經過MSC(海洋管理委員會)認可,管理良好的永續漁場的海鮮產品。如此的作法,透過各種方式,我相信漁業資源一定可以更有效的運用。
Comments
Post a Comment